爺爺身體健壯,突然有一天無預警發生肝昏迷狀況,因而造成左眼失明。爺爺在林口長庚住院了兩個多月,我們請專業的看護照顧爺爺,看護費一天2100元,而雙人房的住院費用一天是2000 元,所以一天共計4100元,住兩個多月花了20多萬,這個巨大的醫療金額成為家族的震撼彈!爺爺出院後就成為被長期照顧者,我們請外勞照顧爺爺,每月就需要約25000元的花費。這樣的醫療費用,如果生病的人沒有存款和保險,普通收入的家庭會很容易就被拖垮。
如果爺爺當年有規劃保額足夠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和日額醫療險,甚至還有失能照護險的話,把大部分的醫療費用轉嫁到保險身上,我想不僅每月的外勞費用不會造成全家人的負擔,爺爺的晚年醫療和生活品質也會更好。也因為爺爺的經歷,讓張姐決心加入保險業,透過生活保險權益分享,讓大家能得到完善的保險規劃,把保險的愛與責任延續下去。
還沒有進入保險業之前,家人與別人發生車禍,當時家人只有投保強制險,我們理應也願意理賠對方的傷勢和車子損害。然而對方卻獅子大開口,告知車禍中損壞的玉鐲子要價10萬元,要我們全數賠償。光是處理這件車禍糾紛,就搞得家人七葷八素,雖然後來有協議成功降價理賠,但是這段處理時間內,家中的氣氛非常緊繃,家人摩擦不斷。直到張姐加入了保險業,才了解原來我們的錯造成別人的傷害或財務損失,只要投保『第三人責任險』,保險公司便會針對投保的額度協助民事賠償的部分。
因此,張姐都建議家人要投保第三人責任險,如果沒有投保,還是要有人出面去處理這些讓人很不開心的事情。其實只要對方要求的理賠金額合理,保險公司通常都可以很順利地協助雙方和解,也可以快速的讓所有事情恢復平靜!透過保險業的歷練,也讓張姐學會權益是建立在知道的人身上,所以張姐才會希望推廣生活保險權益,幫助更多的人。
沒錢更需要保險,少額的預算還是可以量身訂做規劃,不要拿沒錢當藉口~推薦大家去看新加坡影片『錢不夠用1.2』,一個人生病是全家的事,生病沒錢對全家人來說都會是一種煎熬。張姐發現很多父母常常將保險規畫做在小孩身上,結果忘記自己才是家裡的主要經濟支柱,經濟支助更需要保險來保障一個家庭運作。如果保險有預算考量,父母的保障預算絕對要大於小孩,小孩可以用剩下的預算規劃。
不然若不幸父母一方提前離開,只剩配偶照顧小孩,光靠配偶的收入和目前的存款可以讓小孩平安長大嗎?如果沒有,那該怎麼辦呢?還有老年生病,一來身體不一定健康可以買保險,二來買保險很貴,常常就會發生老年生病需要用錢還要看子女臉色。所以保險規劃從父母自己開始,張姐希望推廣正確的投保保險觀念讓每個家庭都能讓愛延續下去。
張姐希望透過生活保險權益分享讓大家知道以下事項,比方說生病住院除了自己的保險、團險可以申請,如果住院第4天起勞保普通傷病也可以申請,很多人都會忘記勞保權益。行駛每天公司到家裡上下班途中的既定路線發生車禍就算職災,可以跟公司申請勞保職災門診可免部分負擔,職災住院也可申請。
或者是小孩已經上學了,生病住院,學生保險也可以申請,但內容是甚麼呢?還有車禍理賠機車強制險,如果自行開車去醫院的交通費可以申請嗎?如何計算?被醫生判宣要24小時照顧,如果是自己家人照顧,可以申請強制險的看護費嗎?這些生活權益張姐希望透過部落格跟FB專頁一一和大家分享。